【摘要】基层干部的语言水平和语用风格直接决定群众工作效果,也间接影响乡村治理工作的推进效果。在与群众沟通的过程中,基层干部根据语言环境灵活转换语用身份和话语策略,妥善处理语用中的“六种结合”,有意识地提升自身在群众工作中的语言艺术和话语形象,能让基层干部的工作更有高度、效度和温度。
【关键词】基层干部 乡村治理 语用身份 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D252 【文献标识码】A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为人类所特有。在交际过程中,叙事者可以通过眼神、动作、衣着等非话语的方式来传递信息,但语言无疑是最直接、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在基层工作中,有效沟通、精准交流,不仅能给政策宣传、项目实施以应有保障,更能在密切党群关系、塑造干部形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16年以来,笔者通过对湖南、青海、云南、新疆等地区近200名基层干部特别是驻村帮扶干部的参与式观察及实证研究发现,基层干部的语言艺术不仅影响工作推进效果,也影响干部自身形象塑造。注重语言沟通中的辩证思维,把握话语沟通中的角色转换和心理变化,能让基层干部的工作更有高度、效度和温度。
提升基层干部语言艺术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基层干部一直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最直接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虽然其生活和工作语言并非是影响基层工作的刚性因素,但它在工作中却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提升基层干部语言艺术,有利于提升宣传动员效果。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干部会上的演讲中指出:“我们是革命党,是为群众办事的,如果不学群众的语言,那就办不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领导干部要做实干家,也要做宣传家。”无论是传达上级政策精神,还是推进自身工作,又或是掌握群众诉求,一切都离不开基层干部对语言的运用。巧妙运用语言艺术,不仅能让基层群众听得懂、记得住,而且能让他们乐于听、愿意讲,甚至成为主动的传播者和宣讲者。
提升基层干部语言艺术,有利于改善干群关系。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将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称为“乡土社会”,即在族缘、血缘、地缘、姻缘等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熟人社会”,彼此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血缘、地域以及长期形成的行为习惯。一些基层干部作为“外来客”嵌入农村,需要一个主动融入的过程。语言得体是基层干部融入农村的“第一课”,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过程中,语言相通、真情相对,更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措辞不当、言语不合,则可能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工作也难以推进。
提高基层干部语言能力,有利于推进工作。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基层干部承担着政策宣传、形象塑造、矛盾化解、力量整合等具体任务,需要在群众急难愁盼的症结化解中树立威信,在群众切身关注的利益实现上凝聚民心。善于运用和学习人民群众的语言是每一个基层干部的必备本领,基层干部只有在与当地群众的交流过程中突破语言障碍,才能拉进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增进干群关系,找到工作的“敲门砖”,进而增进情感认同。
个别基层干部语言艺术亟待提升
基层干部会不会说话、说什么话、怎么说话,不仅关系到个人影响力、亲和力的形成,更关系到工作推动力、执行力的发挥,甚至关系到事业的成败。然而,现实中个别基层干部不知道怎么跟群众说话,亟待提升自身语言艺术。
在内容上,表现为政策没有吃透。如果基层干部不注重加强自身学习,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不足,无法建构起与基层干部语用身份相匹配的话语体系,语言内容就会空洞无物,语言指向就会模糊不清。比如,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极少数基层干部驻村时知识储备不足,对精准扶贫“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标准掌握不准,三言两语就被问得支支吾吾,甚至闹出笑话。
在客体上,表现为对象没有厘清。说话的表达方式需要根据人与人之间心理距离的不同作出相应调整,基层干部如果不考虑对方年龄、性别、性格、经济条件、受教育程度等个性因素的差异,习惯于采用程式化、官僚化的套话来说教,不仅很难说到群众心坎上,还容易导致与群众的关系越来越疏远。比如,在鼓励村民发展产业时,如果基层干部不细致分析村民的劳动力构成,不对当地的自然禀赋和产业基础进行科学分析,不深入了解产业链各要素的利益诉求,容易自说自话,甚至事与愿违。
在程序上,表现为时机没能把准。由于对现有环境的依赖和眼界的局限,面对某一新鲜事物,从基层干部角度看可能是显而易见的好事,但村民通常有一个抗拒质疑、试着了解和逐步接受的螺旋式上升过程,这种现象在年长村民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为了确保交流顺畅与情感一致,基层干部需要根据群众的身份和反应相应地引入道德话语、政治话语和法律话语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利,把握时机,层层推进。
在效果上,表现为交流缺乏技巧。农民群众说话大都直来直去,但不等于可以不讲方法,基层干部口无遮拦甚至伤人脸面,容易影响干群关系。基层干部要放下架子,真正走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需求,倾听群众的心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这样讲出的话才能充分体现群众的意愿。同时,在面对群众的不同观点时,要心平气和地听取他们的意见,运用温和的语言给群众摆事实、讲道理,从而使沟通收到良好效果。
提升基层干部语言艺术要注意几个结合
用活用好语言艺术,是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交流的一把钥匙,是密切干群关系、与群众建立血肉联系的重要举措。基层干部要修好“语言艺术课”,说到位,言有度,搭建沟通桥梁,自觉当好群众的“传声筒”“勤务员”,对群众讲真话、说实话、说贴心暖心的话,一句暖心话能拉近与群众的关系,一句伤人话也能疏远与群众的距离。基层干部要把群众关心的事儿一件件讲给群众听,把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政策一一宣传到位。
“通天线”与“接地气”的结合。“通天线”指的是掌握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把握正确的方向。“接地气”指的是摸清民情,站在群众的立场思考问题。“天线”不正,方向就会走偏;不接“地气”,就会脱离群众,两者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比如,在脱贫攻坚中,将扶贫专项资金用于美化、亮化工程是被列入负面清单明令禁止的;在乡村振兴中,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安装太阳能路灯、修建文化广场可以酌情实施,这说明政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基层干部要注意把握政策的重点和走向。政策把握不准,就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留下后患。有了“接地气”的态度,还得有“接地气”的办法。如果基层干部总是迈着四方步,说话打官腔,做事摆架子,与群众长期不在同一话语频道,群众是不会“买账”的。
“普通话”与“地方话”的结合。基层干部大都受过高等教育,习惯讲普通话,如果在宣传政策时照本宣科,出台背景不加说明,专业术语不加解释,群众就会似是而非、一头雾水。不妨将政策中难懂的内容翻译成群众熟知的方言土语,比如把土豆改为洋芋,把乙醇改为酒精,把碳酸铵改为尿素,群众就好懂多了。群众的语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在特殊的语境里比普通话更生动熨贴。央视网品牌栏目曾特别推出《习近平民谚话扶贫》,对习近平总书记运用百姓语言传递治国理念的做法进行了专门介绍。基层干部要想融入快、站得稳、干得好,不仅应该俯下身子向群众学习农业常识和乡谚俚语,丰富自己的语言词汇,还要深入了解背后的乡土人情,使村民在轻松愉悦中接受。比如某基层干部得知一个媳妇长期不孝顺婆婆,没有选择正面冲突,而是在拉家常的过程中借用当地“屋檐水、滴原凼”的谚语开导她正确处理好婆媳关系(意思是屋檐上掉下来的雨水,总是滴在原来的位置。媳妇也有儿子,如果自己带了坏样,未来的媳妇也可能会让她难堪),推动改善了婆媳关系。
“准确性”与“模糊性”的结合。在广大群众眼里,基层干部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说的话是要作数的。出于利益的关系,少数村民容易选择性听取、选择性记忆,如果基层干部表达不准确,甚至乱拍胸脯轻许诺言,容易留下后患造成被动。特别是在关系到村民切身利益的政策传达和释疑中,基层干部要将政策牢记于心,表达准确无误,正确引导村民的心理预期,千万不能信口开河。在基层工作中,有些语言又是需要模糊处理的。比如村里要修一条路,最终路修多长修多宽,从哪里起到哪里止,何时动工何时竣工,就不能随意答复。因为修路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多个程序推进和广大群众参与,不是基层干部一个人能说了算的,如果轻诺而寡信,群众不仅不会拥护,相反还会心生不满。
“讲原则”与“讲感情”的结合。领导干部越是在基层一线,就越需要摒弃官话、套话,多使用群众语言,多解决实际问题。基层干部下沉到村里,代表的是公平正义,必须坚持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但“讲原则”与“讲感情”并非水火不容,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基层干部通过和群众话冷暖、拉家常、谈心声,可以因地制宜地解决村民一些实际困难。比如湘西一位村民家里有一人在外打工,人均可支配年收入超过了当地标准,不能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但其小叔高位截瘫卧病在床,女儿在读大学,家里存在实际困难。基层干部通过协调,为其小叔争取了慢性病签约医疗,为其女儿争取了爱心助学捐赠,还根据其时间安排了临时岗位贴补家用。通过基层干部的合理引导,周边群众不但不会攀比,还会发自内心佩服这位干部有爱心、有办法。
“讲实话”与“干实事”的结合。身份是一种可供调用的语用资源,交际者在具体交际过程中使用的交往身份即为语用身份。本文研究基层干部的语用身份和语言艺术,不是引导基层干部学会“耍嘴皮子”,而是研究如何把“好好说话”与“扎实做事”更好地结合起来,否则就是“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少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基层工作最终是干出来的,民情的掌握、资金的争取、项目的推进、产业的发展、村容的美化、矛盾的化解、机制的建立,一切都离不开基层干部的实际行动。这些实际行动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动力澎湃的发动机,而得体的语言艺术,正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润滑油、催化剂。
(作者分别为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接待办副主任)
【注:本文系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英动宾式惯用语的认知语义研究”(项目编号:18YBA392)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②郑永君等:《基层干部参与乡村治理的柔性嵌入机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
③王素改:《领导干部运用群众语言化解矛盾之方》,《领导科学》,2018年第27期。
④陈新仁:《语用身份论——如何用身份话语做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